撰写时间:2016-01-01
为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保障在校青少年身体健康,解决广州市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置缺乏的突出问题,广州市结合实际,大胆尝试,在全国首次开展中小学校购买校医服务试点工作。
2015年12月25日,广州市教育局举行广州市中小学购买校医服务试点工作启动仪式。广州市试点区(增城区、白云区)的16所试点中小学与10所试点医院签订了购买校医服务工作协议书。市教育局副局长吴强、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副主任陆庆光、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丘毅清、市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处长吴峰、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杨杰文出席了启动仪式。全市11个区的教育局分管局领导、试点区(增城区和白云区)卫生计生部门和试点医院、学校的主要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中小学为什么要购买校医服务?
根据2014年广州市教育局开展的全市学校(幼儿园)卫生基本情况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955所中小学校中,校医配备率仅为58%。按国家要求的每600名学生配备1名校医的标准,全市学校中校医配备率达到国家标准的仅有37.2%。学校通过固有的模式招聘校医已经很难解决校医配置不足的问题。
目前广州市试点的购买方式,是中小学与医院等医疗机构签订购买校医服务工作协议书,由签约的医疗派驻机构提供符合资质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履行校医职责,从事学校卫生工作。
试点学校代表与试点医院代表签订购买校医服务工作协议书
市教育局副局长吴强在会上强调,一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限制了学校校医队伍的专业成长,从而导致校医队伍不稳定、招聘难等问题。学校通过固有的模式招聘校医,已经很难解决校医配置不足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探索校医配置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今年以来,市教育局面向白云区和增城区的部分学校、医院,开展了一系列调研,充分听取了各方意见,确定在2个区的16所学校、10所医院开展学校购买校医服务试点工作。广州市教育局在白云区、增城区启动学校购买校医服务试点工作,就是一次积极有益的探索。这将解决学校因结构性缺编问题难以自行配置校医,以及校医专业水平提升和专业技术发展的一系列难题;努力形成校医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机制,从而提高学校卫生工作管理质量,进一步促进学校师生整体健康水平。
增城中学代表发言
广州市增城中学的代表在会上发言称,校医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增城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有4500多名学生,全校只有2名校医,远远达不到国家的配备标准。学生住校期间,只能安排教职工轮流值班,以防突发状况,但这样会干扰教师的正常教学。试点购买校医服务全面、及时地解决了学校的大难题,让学校的老师能专心做好教育工作。
本次学校购买校医服务试点工作为期一年,到2016年底,将组织对试点单位学校卫生工作的评估。可以通过本次试点工作,探索出学校卫生管理模式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为今后的推广奠定基础。
(注:以上新闻摘自广州市教育局官网)